财务专业的学生一直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工作支持。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进入跨国公司(MNC)做一名白领,已经成为财务专业学生的一条主要就业出路。本文是乔布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位在MNC做了4年财务HR的经验谈,想要毕业进入跨国公司的财务专业的小伙伴们不容错过哦!
一、从薪水问题谈起
最开始先谈谈起薪的问题。一般来说,财务的起薪不会很高,毕竟学校学的有限,绝大部分要靠公司培养,所以如果有4000左右的Offer,又是个有前途的好公司,就签了吧,起薪差个一两千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做财务的人后面跳槽起来一次涨薪10000也不少见,何必一开始就那么计较呢?还是占个好职位比较重要。(当年招聘过一个在“四大”做公司税的女孩到公司发展,24岁,本科毕业2年,那个时候18.5k*16薪。可是“四大”起薪才多少?当年四大起薪大概5000吧,干了2年的公司税,也就10k出头一点点。但由于人才稀缺,公司需要这类人的时候,不是让他们降薪而是照样30%薪水加上去。)所以第一份工作不能看起薪,要看公司,看职位。
二、公司财务的基本分类与职业发展
首先介绍下公司财务的种类,一般公司财务分为两种,一种是commercial,或者叫做Business Finance,Operational Finance;还有一种是function的,比如Accounting,Treasury,Tax, Internal Auditing等等。
1.Operational Finance & Commercial Finance
从职业发展来说,Operational Finance和Business联系的非常紧密,所以行业性很强。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职位叫做FP&A (财务分析),在很多情况下它就属于这种(小公司的FP&A有时候就只有一个会计)。一个制造型工厂的FP&A去做贸易公司的FP&A是要出事情的,除非经过一段适应期。所以,做FP&A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职业前途,比如说在上海的制造型工厂,总有一天会削减这类职位,而商业的,研发的FP&A则会增加,那么你如果应聘一个制造型企业的FP&A就要考虑清楚,要是以后发展方向是在中国的总公司,那么不管工厂在哪里,总公司一般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北京。但这样的职位机会有限,而且起始点一般不要应届生,也就是说他们只从别的工厂直接把人招聘来而不会自己培养应届生。所以,竞争会比较激烈。但比较而言,研发的FP&A,还有那么多贸易公司或者商业公司的FP&A,也会有需要工厂背景的人(所以也不用太担心自己是制造型的财务分析以后没饭碗),而且一般来说Finance Controller一般都是从这个职位上逐渐诞生的,FC可是很多读财务的人的终生梦想呀。
FP&A每天干什么呢?说的简单点,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报表作分析,分析公司的各种支出合理与否,作出业务增长的预计,为未来的预算等做出足够的数据来支撑。所以,不懂业务的人做这个职位也是要出事的,于是,operational finance或者commercial finance出身的人经常会沿着 FP&A, Senior FP&A, Finance Mgr, Finance Controller, Finance Director, CFO, CEO的路子往前跑,还有很多Operational Finance最后跑去做HR也是常见的。因为他们懂业务,又懂Supporting Function,而且从Fin出来的人也很强势,所以一般你去读读美资公司那些HR老板的profile,会发现很多人都是从Fin转过来的,HR相应也比较强势。
但是,这块也是本科生哪怕财务分析出身的本科生一开始很难企及的一个职位。大部分这类岗位,一开始要的都是有经验的人(这些人来自公司内部的Accounting部门或者别的公司的FP&A)。
2.Functional Finance
除了Operational Finance以外,公司还有Functional Finance,一般的Accounting每个公司都有。其他一些比如Tax,Treasury ,Internal Audit等等,只有比较大一点的公司才有,有些中型外企都采用外包的形式或者索性没有IA也是可能的。对于这种职位,Accounting是里面的苦活累活,而且也是比较没有性价比的(不过不等于没有价值)。每个月关帐的时候,那个加班加的心都碎了。
不过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一则这个Accounting苦、累,工资相对在Finance里面是低的,而且还容易被Outsource,丢掉饭碗。因为Accounting里面的AP,AR是很容易被外包的,大连现在的Accenture也好,简百特也好,都是做外包有名的公司。通过外包,企业可以把这些工作发放到成本更低的地区,那么在一线城市,职业危险性就上升了。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二,三线院校的毕业生言,Accounting也是他们进入MNC最有可能一个途径。虽然那意味着你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年的时间蛰伏在MNC,拿着一个月5、6k的工资过着小白领的生活,但经过了MNC的系统调教(有条件的财务生一定要去MNC,那个规章制度,就构成了一个壁垒,小公司的财务那是没法比的),最后你再出来,还是可以做个Finance Mgr的。而且,其他的Function,比如treasury,tax,甚至IA,很多人都是从Accountant出身的。也就是说一些三线学校学生,在MNC干了几年accountant以后,有机会轮岗到那些别的职位,或者做着做着就开始focus treasury,tax了,那以后无论钱途还是前途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了。最没有前途的恐怕就是AP&AR了,那个做这个岗位的,如果在一个公司呆了2年(MNC哦),还不转的话,基本上,你要么出去读个全职的MBA,要么跳槽,否则职业前景堪忧。
3.不同财务岗位如何选择
除了Accounting, Treasury Tax甚至关务、内审这些职位因为都和钱有关,所以在财务的职位上属于高薪一族。诚然,如果说做Operational Finance的人情商一定要高的话,那么做这些的人,Technique一定要过硬。所以,不同个性的财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性选择职业规划。如果很喜欢和人交往,社交智商很高,那么Operational Finance会让你如鱼得水,而如果属于喜欢“宅”的,那么Functional Finance中的Treasury Tax这些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就会成为首选,一样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Tax,Treasury的人一般也不会一毕业就给你这个职位,给了你也做不了。一般来讲,内部就是公司的Accounting转过来(人家做AR、AP坐久了,人头熟,好办事,再拉出去培训培训就可以干了),外部的话Tax首选四大(四大出来的公司税的人和Accounting出身的业务水平是不一样的),Treasury就是银行(因为说白了,Treasury就是公司内部的资金分配,和银行关系紧密的话,才能干好活)。IA不说了,那肯定也是四大。至于说文凭,学历,个人觉得,学历上,除非你想去银行等金融业发展,或者想全心全意的想做Operational Finance,本科学历足矣。做财务,总账方向的,CPA那是一定的,ACCA考出来的也不足为奇。至于FP&A,甚至看到过连CFA证书都考出来了,然后来这块的。还有,财务是一个很讲究出身的地方,如果你是财大、复旦的,那么进入MNC的机会很大;如果是立信的,那么一般人家也就让你做AR、AP,从贴发票开始。这个和学历无关和学校有关,行业里面的前辈对后辈的录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财大复旦的FC总归希望录取自己的师兄师弟,这点在公务员体系也一样,所以三线学校的财务学生,会发现自己想找个对口的职业好像还不太容易,而财大复旦的,却会把四大当做垫底的Offer。
三、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第一是 High C ,有个著名的性格测试,叫做DISC,里面的C代表compliance,如果C高的人,往往比较仔细,财务最看重的素质就是仔细。要能从一个个枯燥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并最终用数据解决问题。
第二个就是 情商 ,这个越往高层要求越高。在低层次上,财务只要能够做报表就可以了,但发展上去,那就是搞人际。一样100w预算,所有部门都需要,那你到底给哪个部门呢?这里面不单单是冷酷的数字决定一切,更是怎么玩这盘棋的问题。清高和过度的自信都要不得,你看看那些Finance Controller,那个不是老油条一个,长袖善舞的?
第三个是 基本功 ,做Accounting的,你要是excel玩不转,那么就还是回学校学好了再来吧。如果你能力越强,那么在刚入职期间越容易在芸芸众生中,一下子被挑出来做一些比较要紧的事,然后你的exposure就越来越大了,然后你就……等着涨工资吧。还有个能力就是PPT,也就是做演讲的能力。因为你是用数据说话的,可是不是所有公司的老大都会花很多时间去看你的报表的,他们要的是你通过数据整理出的结果。那么用一个好的呈现方式告诉老板,讲好这个故事,就是做财务的一个必要的基本功了。对于Biz Fin而言,这点尤为重要。
第四个就是一个 好的成长环境 。 如果你做了财务,过些年,你会发现,小公司的财务永远是小公司的财务,MNC的财务也永远是那批人。彼此之间好像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小公司,讲究灵活,大公司讲究规章,compliance。时间长了就变成道不同不相与谋了。但毕竟,小公司的工资再高也有顶,而大公司的100多w的财务可不少见,FC、 MNC的工资至少也有3、4w了,那还是一个二线城市的价格。所以财务从业人员的工资,在工作5年后,开始有了质的变化。哪怕是一个二三级城市的finance,如果在一个好的MNC里面工作,回头想来上海,或者在当地某一个高薪工作都是不难的(二三线城市这种人绝对稀缺,而上海的话平均薪水高)。
四、财务学生为何要去MNC?
每次搜索一些大招聘网站的后端简历库,都看到一大堆的应聘财务岗位的,绝大部分人有着10年工作经历也没人看,工资要求也就六七千(上海哦),而那些在MNC干了三年财务的,期望工资却已经大方的写着15k了。但别说,还真有人offer 15k给他们。在这里,小编也为大家准备了 财务助理简历模板(应届生初级岗位) 的模板,希望对各位想做财务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还有人也会问,做财务的为啥一定要去MNC?因为MNC的财务一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隔行如隔山,Treasury的工作Biz Finance可能压根不懂。于是,为了留住人,大部分的好的MNC都会针对Finance的人有一个rotation Program,或者是Rotate不同的Function(比如你是一个AP、AR,过两年让你做其他的role,或者去做Tax Analyst或者做基础性报表型的Biz Finance,否则一些名校毕业的AP过两年肯定要跳槽的),而且这种事情一般都会有Fin的老大牵头做,HR得follow(之前说过的,Fin那是很强势的,一般HR也只能跟着走),还有不少机会就是去海外Rotate,我们今年校园招聘拍了个Video,讲的是我们的一个成本总监,干了10多年了,从一个Engineer做到现在这个位置,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不要紧,给你换个function,到德国去做德国的Biz Finance,他很满意,更加一门心思呆在公司了,老板也满意,留住了一个真正的人才。
所以之前有人说有的公司的AP一个人干很多活,相信这种公司要么是这个人能力不够,要么就是其他原因(比如人际不好,老板看不中),否则一般这种公司都有Rotation的机会的,你不转是你的问题不是公司体制的问题。但如果公司真的不考虑这类人的职业发展,那么就换东家吧。基本上所有的MNC都是有Finance专属的Rotation Program的。也许换岗不能带来工资的上升,但Exposure会更大,而且专业性会很强。
看了上文对财务类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一行业有一些清晰的认识了吧。最后呢,小编还为大家准备了 会计行业职业分析与建议,希望对大家成功申请进入财务行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由乔布简历小编@乔布堂辛苦整理成文,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v.qiaobutang.com/knowledge/articles/544df08d0cf2f25c227da4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