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传媒实习 不可忽视的七大事项与技巧

发布时间:2021-09-02 浏览( 15051 )
目录
  1. 7项基本事务
    1. 一、基础练习
    2. 二、还原过程
    3. 三、看烂稿
    4. 四、尝试不同类型写作
    5. 五、不停地采访
    6. 六、积累人脉
    7. 七、好选题
  2. 7个写作层面技巧
    1. 一、技巧和模式
    2. 二、电影和小说
    3. 三、人物认知框架
    4. 四、冲突
    5. 五、悬念
    6. 六、动作
    7. 七、腔调

找资料,跟现场,负责边角料撰写……你是否以为这几乎已是传媒实习的全部内容?乔布小编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要成为出彩的实习生这些可是远远不够。在这篇文章中,与小编一起来看看一名优秀杂志实习生分享的七大必须做的事与写作提升技巧吧!相信掌握并做好这些,你也能惊艳整个杂志社!

7项基本事务

一、基础练习

我去实习的时候,杂志刚改版不久,总共也没有几个记者,所以我们几个实习生总是有很多写稿子的机会。刚开始我们写长度在1500字以内的报道,一般杂志社内部称其为“小侧写”,就是用生动的笔法对一个人物进行快速的、准确的描绘,它通常包括人物现场环境的描写、人物本身的语言动作或是周围人的反应的呈现。

这是一种非常棒的基础练习,稿子虽然短小,但却包含了写人物的几个精髓:细节、细节所反映的人物性格和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勾连。后来我去看国外非虚构写作的教材,发现很多都有相似的练习,写一个特殊情境下人物的状态,或是写两个人冲突时的表现。

二、还原过程

很多实习生在跟随指导老师做稿子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没有全面参与稿件制作的过程。有的人只是帮助找了资料,有的只是跟着去现场采访,其实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根据最后记者写出的稿件,自己重新梳理这个过程。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记者哪些材料没有用,有用的用在了什么地方,现场采访中哪些细节被记录了下来,从而掌握了一个记者从头到尾的思维逻辑过程,以及了解他是如何将这些实现的。这才是跟指导老师学习的真正价值,而不是只完成整个链条上的一项,无异于盲人摸象。

三、看烂稿

对于每一个从未亲自操作过特稿的新人来说,往往通过阅读经典名篇来窥探这个领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通常是一份结构完整、用笔成熟,几乎毫无破绽的最终文本。我以前也经常反复阅读经典报道,但我后来发现去看一些有缺陷的稿子,比使劲钻研完美的稿件有更大的功效。原因在于,经典的稿件太完美了,单从文本上你根本看不出来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无从学起;相反,对于实习生来说,那些有缺陷稿子里的缺点,大多数人都会犯,你只要多看并且在写稿子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稿件就会逐渐趋近于完美,这比一个劲研究好稿有效得多。美国小说作家劳伦斯•布洛克曾经说过,他成长最快的那几年就是在出版社看了大量极烂的书稿,这让他在写小说时不自觉的就会避开那些不好的写法。

四、尝试不同类型写作

实习生经常会被分配做一些边角料的工作,比如写短的综合新闻或者图片故事,很多人不愿意做,但其实这些写作也是非常好的练习。

一篇好的深度报道里一定包含了多种叙事方式,白描、对话、概述甚至评论,这些东西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记者在写作时一定会下意识地使用他最熟练、最自信的一种写作方法,而当一个记者对所有的写作方法都熟练掌握时,可想而知他下笔时的自如程度。我就曾经写过很多图片故事,很短,通常500字左右,但它其实锻炼了你的概述能力,对一个事件如何用最清晰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这里面还包含对细节的运用,教你如何从一个小的切口入手说一件大的事情。所以不要抗拒这些看上去的小事。

五、不停地采访

我们的主编李海鹏曾经说过,好稿子基本上就是80%的采访和20%的写作。我一开始不相信,就像很多自认文笔好的人认为通过技巧、结构或是某种神来之笔就能提升稿件质量,其实完全不行。

我做《北京零点后》那篇稿子的时候,一开始要采访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因为觉得很多人其实没什么好写的,但是副主编林天宏硬逼着我采访更多的人,采访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发现惊喜,多采一个人稿子获胜的几率就大一分。结果那篇稿子是很长时间以来写得最舒服的一篇,因为资料非常充足,在里面使用各种写作技巧也就游刃有余了。

反观那些做得很痛苦的稿子,无一不是采访不够。当你有一天坐在桌前发现报道写起来很费劲,首先就需要考虑是不是采的不够多。

六、积累人脉

实习生另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是人脉的积累。很多人都是号称过来学习写作的,但其实在新闻报道领域写作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并没有那么高。即便写作差一点,当你能在适当的时候采访到适当的人,依然是成功的,反过来就不行。

实习生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比如跟正式记者一起采访、参加发布会或者某项活动,拿到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这些在未来都是有效的资源。另一种方式是与更多的同行交朋友,如果认识一个娱乐报道的记者,那么也许就有了大量明星的联系方式。在做“北京零点后”的稿子时,我就拜托了一位以前跑社会新闻的记者,他认识大量的在基层各行业的人,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很难在短时间找到那么多合适的人选。尤其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关系,我减少了说服采访对象这一环节,从而节约了时间以便采访更多的人。

七、好选题

作为实习生,要让实习单位注意到你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选题会上报出惊艳的选题。那是包括主编、编辑在内几乎所有人都参加的会议,不去表现一下是很愚蠢的。

对于月刊来说,编辑喜欢选题的类型可能是这两种:一是最近的热点,这种会很好找,但容易遗漏,如果能将近期所有的热点总结出来,并按照影响力顺序整理好,将是一个讨人欢喜的举动;第二种选题比较难,不是热点,但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通常是一种趋势、规律或是能反映人们心态的事件,比如杂志曾经做过的“凤凰男”。这类选题能够设置议程,与别的杂志造成区分,编辑们通常也非常喜欢,这些经常可能在新名词、同一类反复发生的事件或是在一些社会学论文和书籍中找到。

7个写作层面技巧

一、技巧和模式

当实习生把前面7项认真完成之后,就可以考虑写作层面的事了。《人物》杂志拥有很多优秀的特稿写作者,还有通晓多种写作技巧的编辑,我从他们那里获益良多。比如说写《北京零点后》里的用数字带动叙事,就是一种技巧的使用,我记得马尔克斯以前说“当你写天上有一群猪在飞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但你写天上有250头猪在飞的时候,人们就有可能相信。”数字的作用不仅是信息的展现,更是心理层面的告知,甚至有可能是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出现。

二、电影和小说

对于技巧的使用,我喜欢在电影和小说中寻找灵感。比如说《教父》第一部里的开场,以一个叙述者的独白开始,镜头逐渐转到教父脸上,然后是场景的呈现,在特稿中,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人物出场方式。

再比如双线叙事结构,可以学习村上春树的《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或者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我在看英剧《skins》和美剧《冰与火之歌》时发现,他们用了同一种叙事手法:每集或每章都采用单一主人公视角,而所有的配角在之后也都是主角,在多重视角中把一个故事讲完整。这些都可以运用到深度报道的写作当中去

三、人物认知框架

对于实习生来说,想做好人物报道,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如何去理解这个人。你的判断将决定你在之后的写作中如何取舍材料,以及用何种方式去呈现人物性格。比如说你在采访前可能需要考虑人物的外表、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经济情况、情感史、天赋、信仰、身份、道德、动机、友谊、自我认知、价值观、习惯、爱好等等,这些要素构成了这个人。

这些要素在文章中就会转化为细节。一旦全部细节罗列在你面前,捕捉人物特征这个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将变得简单。细节本身有一种指引的能力,它会告诉你怎么做。

这20多个细节要素并不要求在每篇文章中都出现,需要根据文章长短和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取舍。而当你真正出去采访的时候,也会发现,无论事先预想的多么周到和完备,仍然会有预料之外的东西跳到你眼前,那些预料之外的东西通常还会是一些不错的东西,他们会为你的人物注入生命力。

四、冲突

还有一个技巧是在很多文章中都要用到的。冲突——解决模式基本上是《人物》杂志固定的人物写作模式,事实上,大部分的人物写作都会遵循这个模式。所有人物的性格、动机、信仰、价值观实际上都体现在他为了解决冲突而采取的行动上。

冲突有很多功能:它要求读者选择立场;它制造裂痕然后为圆满解决铺平道路;它也会帮助制造悬念;它让作品更有方向感。按照我们主编李海鹏的说法,在一篇2000字上下的人物短报道中,冲突——解决模式可以简化成“驴和苹果”模式,驴就是受访者,他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带动着故事往前走,而苹果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一个转折点,一个改变受访者想法的瞬间时刻。这个时刻将把文章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清晰明确。

比如杂志曾刊登过一篇人物故事,故事主人公的转折就是从一场选秀栏目开始的,然后不断地产生冲突,与家人的冲突、与商业机构的冲突、与周围人群的冲突。

五、悬念

和冲突联系的一般还有悬念。这不是新闻报道的必备要素,但是我发现,凡是好的报道,在有意无意中都会使用到它,只不过没有电影或者小说中那么夸张。

在一般的新闻写作中,大部分记者是不会特地进行悬念设置的,他们只是凭借本能来安排材料,习惯性地把某些材料放在特定的位置。实际上这种本能是受到我们日常故事叙事方式的影响的,这种叙事里面就会包含悬念。

但要注意的是悬念本身是一种手段,在新闻写作中要尤其警惕,记者不能为了符合悬念的情景去创造人物和环境,应该是由环境和人物自然而然地产生悬念。悬念不应该成为目的,它只是叙事的附属品。

六、动作

在《人物》杂志人物报道的操作规范里,最好第一段就出现动作。它通常被命名为“主人公——动作”模式。首先它足够吸引人,就像好莱坞大片一上来就是惊心动魄的追车场面,你不得不接着往下看;其次它容易展示人物性格,读者不太情愿相信你告诉他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喜欢从主人公做了些什么自己判断;再次它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叙事导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顺利地往下接。

动作经常是和场景联系起来的,在一个标准的场景叙述中,最好应该能够同时出现动作、对话和现场描写。比如杂志以前写柴静的《柴静的旅行》开头第一段的叙述,就同时包括了这几点,现场感十足,对实习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注意仔细观察。

七、腔调

每个人写东西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写的多就成了腔调。这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法,完全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来。比如说我比较喜欢把东西写的有画面感,在采访的时候就非常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最好是能把现场拍下来,回去一看就有感觉了。在写文章之前,我脑中就是一个个画面和场景,然后把那些画面写下来就可以了,越是清晰生动的画面就会写得越好。

另一个方法就是找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写作风格加以模仿,如果想快速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诵和背诵。

关于记者类实习, 《如何当好一名报社实习生》 中也有更多介绍。如果你发现这些事项和技巧对你来说都并非难事,已经跃跃欲试想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实习中的话,乔布小编推荐你带上文字记者简历模板(通用) 去找心仪的实习吧!

本文由乔布简历小编@乔布堂辛苦整理成文,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v.qiaobutang.com/knowledge/articles/5405511e0cf2f9642cfa5c38